大气传输原理
大气物理特性与结构模型
大气组成
气体分子、其他粒子:固体、液体、固液混合
- 主要的大气介质元素,决定了大气折射率与分子散射的强度,其他光学性质不显著:氮,氧等
- 主要的大气分子吸收气体,影响大气辐射平衡的主要气体成分:水汽,二氧化碳,甲烷,臭氧等
- 微量分子吸收气体与一般认为的污染气体,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气体对象:一氧化碳,氨等
大气的化学成分
- 恒定气体成分(二氧化碳,氧气)按体积比基本不随高度变化。变化气体成分会随高度变化
- 水汽:10km以下(对流层)
- 02讲ppt12页说水汽是均匀混合气体,似乎有错
- 臭氧:15-40km(臭氧层),最大浓度在20-30km,具体取决于纬度与季节
气溶胶:大气重悬浮着的各种固态、液态和固液混合态
粒径:0.001-100μm
- 0.001~0.1μm:爱根核
- 0.1~1μm:大粒子
- 1~100μm:巨粒子
基本气溶胶物质成分:不可溶性物质、可溶性物质、烟灰、海盐、矿物质、硫酸盐
雾:悬浮在近地面空气重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、低能见度的自然现象,水平能见度<1km
霾:主要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固态气溶胶系统,空气中的灰尘、硫酸、硝酸、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组成,水平能见度<10km
实际情况:不可能仅有单一成分,由上述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
- 均匀混合、内混合、外混合
荣格幂律:拟合0.1~10μm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
其中,a为粒子半径,C为正比于气溶胶浓度的标量因子,为一个形状常数,2≤ <4.
水汽
- 复杂且高度可变的时空变化特征:50%在850hPa以下,90%在500hPa以下
大气结构
假定大气是各气体成分占一定体积比例的均匀干燥混合物,理想气体状态方程
其中ρ为大气密度,p为大气压力,R为普适气体常数,T为大气温度,M为平均分子量大气分层
大气运动
- 气体分子的水平运动
- 气体分子的垂直运动
- 大气湍流
通量密度
- 三种不同定义
辐射源比较
双向反射分布函数
理想(白)朗伯反射体
反射率:辐射出射度与入射辐照度的比值
- 方向反射率因子:同样入照-观测几何条件下,目标物反射的辐亮度与理想漫反射板反射辐亮度的比
- 特殊形式:双向反射因子(BRF)
- 半球反射因子(HDRF)
- 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大于0
- 方向反射率因子:同样入照-观测几何条件下,目标物反射的辐亮度与理想漫反射板反射辐亮度的比
辐射传输方程
体散射介质辐射传输方程
- 太阳光在大气辐射传输的过程
- 消光
- 大气吸收与发射:将吸收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,且光谱发生了变化
- 散射:角度散射系数β(Θ),单位立体角、单位传输距离,散射到某一方向的能量的比例
- 体散射系数:单位传输距离、能量被散射到所有方向的比例
- 体吸收系数
- 体消光系数:对能力的度量
- 单次散射
- 光学厚度
- 大气总光学厚度
源函数
二流近似RTE
该系统有以下两个特性:
系统描述:
- 辐射只来自外部
- 用I来表示单位时间、单位面积、单色辐射能量的强度(辐通量密度)
- 两个基本物理过程:吸收、散射
基本过程的参数化描述
上下行辐射强度由介质的体散射系数与体吸收系数改变
- 体吸收系数K(1/m),体散射系数S(1/m)
- 1/S(与1/K)为长度的单位,可以理解为吸收(散射)自由路程,即没两次吸收(散射)事件之间的平均距离
- 坐标系:向下,数值增加
散射非对称因子
- 对各向同性介质:P↑↓ = P↓↑ ,P↑↑ = P↓↓
- P↑↓ + P↑↑ = P↓↑ + P↓↓ = 1
- 非对称因子g:散射角的平均余弦(在只往上下两个方向传输时等于1或者-1)
- g = (+1)P↓↓ + (-1)P↓↑
- g = +1:同向散射
- g = -1:异向散射
- g = 0:各向同性散射
- 对各向同性介质:P↑↓ = P↓↑ ,P↑↑ = P↓↓
单次散射反照率:RTE两边同时除以消光系数E = S + K
- 单次散射反照率:表示光子被散射的比例
- 单次散射反照率:表示光子被散射的比例
积分因子法
光子行进路径长度(光学厚度空间)及其采样
几种特殊散射相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(PDF)及其采样
体散射各向同性散射介质:
朗伯反射面(如地面):
ID平面平行各向异性散射介质MCRT
用吸收和散射系数计算光子被吸收与被散射的概率,判断光子是被吸收或被散射
判断是散射还是吸收:用ξ是否大于a判断是反射还是吸收
经过大量重复以上过程,可以得到该平面反射与透射的光子的比例的估计
H-G散射相函数
散射相函数是用来描述散射出射与入射方向夹角θ的函数
大纲
一、大气辐射传输方程(RTE)建立与经典解法
- 大气结构、基本定理(1-3)
- 基本物理量与RTE建立(4)
- RTE经典解法
- 二流近似及其扩展(5-8)
- 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方法(9-11)
二、大气RTE中光学参数化原理及方法
- 大气(气溶胶)光散射(12)
- 大气(分子)吸收(13)
- 大气RTE光学参数化综合应用实践(14)
- Title: 大气传输原理
- Author: morimori0401
- Created at: 2024-03-15 09:56:49
- Updated at: 2024-08-29 14:44:32
- Link: https://morimori0401.github.io/2024/03/15/大旗传输原理/
- License: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.